<b id="nkntu"></b>
        1. <tt id="nkntu"></tt>

      1. 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十五五”期間新能源將成為第一大電源

        時間:2023-06-30 07:59 來源:未知 點擊:

        6月28日,《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2》(簡稱《報告》)在京發布。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易躍春發布《報告》時指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保障世界能源安全和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規模接近3億kW。

        圖片

        《報告》顯示,全球有60多個國家超過10%的發電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新增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83%;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3.72億kW,新增裝機容量達2.95億kW,增長率為9.6%。其中,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最大貢獻者,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51.7%。

        據易躍春介紹,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2億kW,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47.3%,較2021年提高2.5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76.2%,成為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與此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2.7萬億kW·h,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較2021年提高1.7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較去年新增發電量2410億kW·h,占新增發電量的80.8%。

        易躍春指出,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市場創新高度活躍,產業技術與裝備制造能力持續增強,各類市場主體多,市場創新活力強,“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分布式發展成為光伏發展主要方式,陸上6MW級、海上10MW級風電機組已成為主流。同時,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保持全球領先,中國水電持續領跑全球,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

        此外,我國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設提檔增速,第一批9705萬kW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面開工、部分已建成投產,第二批基地部分項目陸續開工,初步形成第三批基地項目清單;白鶴灘水電站建成投產,金沙江下游及長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抽水蓄能建設明顯加快。

        針對我國可再生能源未來的發展趨勢,易躍春做出了多項研判:

        一是以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為核心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十四五”期間,預計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中占比達到33%,到2030年進一步提升至36%以上;“十四五”期間電力裝機增量超過一半來自風電和光伏,“十五五”前期,新能源裝機將超過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

        二是集中式將是新能源供給體系的“集團軍”和“主力軍”。2025年,西北地區風電和光伏裝機占全國總裝機比例將分別達到28%和29%左右;東部沿海地區海上風電的大規模開發也將成為電力裝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三是能源電力系統多元融合,將助力可再生能源躍升發展。在發電側,將構建風光火儲、水風光一體化等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供電系統;在輸電側,將探索熱力、氫能等多元化的能量載體的可行技術方案;在消費側,分布式就地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將提升工業等大用戶可再生能源電力使用比例。

        四是綠色環境價值體系將推動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未來,通過綠證交易,發電企業可獲得獨立于物理電量收益之外的綠色環境價值收益;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將由財政補貼支持轉向基于綠證的綠色環境價值支持。

        此外,易躍春還預計,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和長江開發保護將加速推進;抽水蓄能發展將進一步堅持需求導向;海上風電向深遠海邁進,老舊風電迎來技改;光伏發電持續推進,光熱發電和海上光伏向降本增效發力;生物質發電總體將保持平穩增長;地熱資源勘查和高質量示范區建設引領發展;新型儲能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可再生能源制氫和氫儲能將快速發展。

          <b id="nkntu"></b>
            1. <tt id="nkntu"></tt>

          1. 免费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