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2》(簡稱《報告》)在京發布。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趙增海發布《報告》時指出,當前,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共識,抽水蓄能在保能源安全和促能源轉型方面作用凸顯。
《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新增抽水蓄能裝機容量1030萬kW,其中,中國新增抽水蓄能裝機容量880萬kW,占比超過85%。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抽水蓄能投產總裝機容量達到4579萬kW,主要分布在華東、南方和華北區域。
據趙增海介紹,目前,國內抽水蓄能“又好又快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抽水蓄能正在發揮調節作用支撐新能源大基地規劃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的建設亟需建設抽水蓄能等調峰儲能電源,以提升風電光伏開發規模、競爭力和發展質量。
根據《報告》,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23億kW,其中已建4579萬kW,在建1.21億kW。“2022年是歷年來核準規模最大的一年,年度核準規模超過之前50年的投產總規模,全國新核準抽水蓄能電站48座,總裝機規模6889.6萬kW。”趙增海表示,2022年核準的抽水蓄能電站不同地區造價水平差異較大,其中,西南地區造價水平最高,主要原因是核準項目數量少且投資均較高;其次是西北地區,主要原因是地質條件較差、水資源稀缺,需要設置補水工程并承擔水權費用,導致整體投資較高。
在趙增海看來,當前,各在建項目整體進展順利,有序建設實施。他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國在建抽水蓄能項目共98個,其中2022年新核準建設項目48個。與此同時,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中“保供生力軍”作用顯著,2022年,抽水蓄能圓滿完成冬奧會、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大、上海進博會等一系列保電任務;全年抽水蓄能機組隨調隨啟,發電、抽水電量同比增加20%,發電、抽水啟動次數同比增加6%、16%,有效發揮了電力保供生力軍作用;迎峰度夏期間,華中、華東等單位積極應對南方地區最高溫度、最少水電、最大負荷、最長時間“四最”疊加挑戰,持續高強度、大負荷運行,在極端情況下有力保障了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項目管理將進一步加強,抽水蓄能發展將進一步堅持需求導向,新增項目納規工作還需要進一步規范。”趙增海認為,隨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目標的提出,各省份電力系統對抽水蓄能的合理需求規模發生變化,需開展抽水蓄能發展需求更新論證工作,引導抽水蓄能合理有序發展。他同時強調,部分地方過于看重抽水蓄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急于提出大規模的新增納規項目,大于地方合理需求規模,可能帶來投資浪費等不利影響,亟需出臺抽水蓄能項目新增納規技術要求,進一步規范抽水蓄能項目納規工作。